千年路。 第一部分 第三章 - Такое кино
 

千年路。 第一部分 第三章

01.07.2025, 9:57, Культура
Теги: , ,

那辆缓缓爬行在泥泞颠簸道路上的公共汽车,仿佛正载着梅林驶向另一个世界。

从北京汽车制造厂飘来的气息,与她熟悉的校园截然不同。这里没有粉笔灰,没有旧书的沉香,只有钢铁的撞击、汽油的辛味,以及热浪中翻滚的工业咆哮。这里的一切都粗粝、直接、庞大,像一台无法停歇的机器,轰隆隆地驶向它既定的铁质未来。

通往工厂的路比市区的街道更宽,却同样坎坷不平。卡车和老旧公交车不时从她身旁颠簸而过,掀起一阵阵红色的尘雾。她走下车,踏入这片喧嚣之地,身上那件灰色连衣裙显得格格不入,像是一朵不合时宜的花,被误置在铁与火的花园中。

她的办公室在一栋苏式小楼里,厚重坚实,在一片中国建筑中显得鹤立鸡群。门半开着。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,被图纸和文件淹没,眼神紧锁在一台发动机复杂的设计图上。

谢尔盖·莫罗佐夫。军事顾问。四十有五,体格魁梧,嘴角紧绷,眼神像刀,习惯于发号施令。他身上有烟味,还有一种梅林熟悉的气息——或许是遥远的松树林的味道,又或是某种只属于异国天空下的空气。

听到轻微的响动,他抬起头,视线穿过缭绕的烟雾,落在她身上。梅林站在门口,灰裙在昏暗的光线中仿佛在发光。

*又迟到了。像往常一样。这些中国人——他们的守时观念,就跟码头工人卸货似的:来了就行,早到反倒稀奇。而她呢?哪怕偶尔迟到五分钟也好啊,偏偏总要迟到半小时。不过话说回来,总比迟到一星期强。唉,要是能把我家萨莎带来就好了——她能让这些人明白什么是纪律。当然,也可能一周后就逃跑了。这鬼学校。他知道她会来,就像太阳每天都会西沉一样自然。这些中国人啊……像一场昨夜残留的梦,总有些话没说完,有些影子没散尽。得要个翻译。不,不止是翻译。是她。她的口音,她的理解力。中国人讲话像麻雀开会,叽叽喳喳,而她……她懂得倾听。她懂得沉默。而在这里,这两样东西比黄金还珍贵。你去找找看,哪儿还能找一个既聪明、出身清白(按他们的标准),又能把俄语说得像母语一样的女子?*

“又迟到了,梅同志。”他说,语气里夹杂着不耐,却没有真正的怒意,毕竟她的迟到已成日常。他切换成俄语——那是他的母语,而对她而言,则是童年的回声。
“你知道我整天都得靠你翻译。你们这儿的中文……天晓得你们是怎么交流的。拿本词典跟人对话,就跟拿锤子敲墙差不多。”

梅林微微垂首,习惯性地接受他的责备,没有争辩。

“对不起,谢尔盖·彼得罗维奇。可我早上在学校有课。我跟您说过的。”

*学校。真是天真的想法。她居然为那个破地方自豪。北京这地方,泥土能渗进指甲缝,一半人饿得只想喝碗热粥。她难道不明白,她的位置不在那儿,而是在这儿,在推动国家前进的这些人中间吗?唉,就由她去吧……我的亚历珊德拉。小莎莎。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,她绝不会理解这种浪漫主义。工作就是工作。责任就是责任。而她……如此脆弱,像是从另一个时代带来的瓷娃娃。也不知道为什么,她就出现在这里,在我的办公室里。就是这样。*

“学校?”莫罗佐夫终于抬起头,目光落在她身上。那双浅色的眼睛审视着她,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她的模样。
“你喜欢和孩子打交道?这里是国家的工程。你需要留在这里,而不是那里。”

“我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。”梅林轻声回答。出乎她自己意料的是,这句话里带着一点真诚的颤音。莫罗佐夫转过头,鼻子里哼了一声。

*天哪,又是理想主义者。大概就是因为这个,她才回到这个鬼地方的吧。他还记得,在苏联的时候,她明明可以过得更好——暖和的房子,食品配给,安稳的日子。可这儿呢?这北京,这空气中弥漫着灰尘与无法兑现的承诺的味道。一座像旧伤疤般久久不能愈合的城市。战后、日本人、国民党、内战……一切都像流水,冲刷过后只留下淤泥与废墟。而他的莎莎呢?她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,那里有雪、有寒冷、有孩子、有责任。一切都很明确。而这里……一片混沌。一切都陌生。除了她。*

她像是一座孤岛,奇怪、轻盈,却不可或缺。他说不上爱她。不,爱情是别人的事,是妻子、是孩子的。而她……她只是在这里。她必须在这里。事情就这么发生了。

“听着,林。”他转向她,语气里的烦躁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古怪的、近乎私人的好奇,带着一点算计。
“你当初为什么不留在苏联?你生在那儿,长在那儿,受了教育……回国,回到这堆废墟里?”

梅林久久地望着他,目光悲哀而深沉。

“我父母一直想回来,谢尔盖·彼得罗维奇。他们等着这一天。国民党撤离大陆的时候,他们觉得时机到了。是时候回到祖国了。他们的根在这里。现在,他们都在北大教书。也许有一天,我也会离开学校,去大学任教。”

她说这话时,带着一种疏离的希望,仿佛大学对她而言不是职业,而是一座遥不可及的港湾。莫罗佐夫点了点头,没有接话。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张工人的脸——灰扑扑的,疲惫不堪,眼里早已没有了光。他自己也变成了那样的人。他讨厌这股机油味,却只能忍着——军官不该抱怨。而那些曾经重要的东西,都被留在了乌拉尔山那边,留在了另一段人生里。在这里,他只是个军事专家,只是一个外人,一个学不会本地语言的可怜虫。

梅林注视着他,忽然觉得他不像一个人,而是一块巨大的、灰色的石头,被某种神秘的水流带到此地。而她,注定要守在这块石头旁边。

工厂。钢铁。锈迹斑斑。一切都在呻吟,都在转动。这不是学校。这里没有普希金,没有勃洛克,没有帕斯捷尔纳克。这里没有他的缪斯。也没有她的。这里有的是命令。是他。莫罗佐夫。他的气味不是人的味道,而是异乡土地的味道。苏联。乌拉尔。他的家在那里。他的人生在那里。而她呢?她的人生算什么?书本?学生?还有这个……这个代价。为她所呼吸的空气付出的代价。为她尚未被伤害而付出的代价。他是她的盾牌。也是她的刑具。他是她注定要在其浊流中漂泊的船。父母。祖国。这些词像碎玻璃一样扎在她心里。她试图从中看清自己,看到的却总是别人的倒影。她谈起孩子们的纯洁,可她自己呢?她还纯净吗?还是早已像一本旧书,沾满了尘埃?又或者,是街上流淌的污水,正在一点一点冲刷掉她的本色?不,它没有冲走什么。它留下了痕迹。在我灵魂上留下了印记。我知道。父亲说过:“我们的使命,是建设一个新的中国,即使它会把我们摧毁。”可当他伏案讲课、背影佝偻时,我只想到喊叫。

而窗外,厂房深处传来低沉的喘息与呻吟,像一头永不餍足的巨兽,它既不关心梅林,也不在意莫罗佐夫。它有自己的节奏,有自己的命运,无情而庞大,日夜运转,永不止息。

第一部分 第四章


Смотре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и → Комментариев нет


Добави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й

Имя обязательно

Нажимая на кнопку "Отправить", я соглашаюсь c политик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персональных данных. Комментарий c активными интернет-ссылками (http / www)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 помечается как spam

Политика конфиденциальности - GDPR

Карта сайта →

По вопросам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, размещения рекламы и публикации объявлений пишите на адрес: [email protected]

Поддержать проект:

PayPal - [email protected]; Payeer: P1124519143; WebMoney – Z399334682366, E296477880853, X100503068090

18+ © 2025 Такое кино: Самое интересное про кино, телевидение, культуру и технологи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