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千年路。 历史文化背景简介
01.07.2025, 13:41, Культура
Теги: История, Кино, Литература
伟⼤的舵⼿
毛泽东(1893-1976),中国共产党主席的称号与尊称。象征着他“引领革命航船”的角色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,他的肖像无处不在,他的语录(《毛主席语录》,即“小红本”)被要求背诵。他的形象被神化,任何不同意见都会遭到残酷镇压。
北京汽车制造厂 (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)
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友谊的旗舰项目之一。在苏联援助下建成,装备苏联设备,根据苏联许可生产卡车(著名的“解放”牌,仿自苏联ZIS-150)。是苏联专家(如莫罗佐夫)与中国翻译(如梅林)共同工作的地方。中苏关系破裂后,成为中国虽已独立但仍依赖原有技术的工业象征。现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(BAW)。
南京
中国多个王朝的故都,亦曾为中华民国首都。1937年12月,南京被日军攻陷,随后发生“南京大屠杀”。日军士兵对平民实施了大规模屠杀和强奸。暴行持续六周,始于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之日。在此期间,日本皇军士兵杀害了估计4万至超过50万中国平民及解除武装的士兵,并犯下大量强奸和劫掠罪行。
中国国家图书馆
中国最大的图书馆。始建于1909年,清朝政府批准成立“京师图书馆”。1911年辛亥革命后,“京师”改称北京,图书馆于1912年8月移交教育部并向公众开放。1916年起承担国家图书馆职能。1928年正式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(后为中国国家图书馆)。
《毛主席语录》
收录毛泽东言论选段的红色小册子。它不仅仅是一本书,更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信仰象征与工具。人们随身携带它,在集会上挥舞它,背诵其中的语录。引用毛泽东的“圣训”是强制性的仪式,是忠诚的证明。
花园 / 梅枝 (园 / 梅枝)
在中国文化中,花园象征和谐、自然、记忆与失落。常与隐逸、美以及时间的循环往复(尤其是与盛开的梅花相联系)相关联。梅花(méihuā — 梅花)是重要的象征,代表坚韧、纯洁、美丽、长寿与重生。它也关联着春天、新年伊始与希望。
北京大学
北京大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它是最早的学生运动中心之一,红卫兵在此活动活跃。在1966至1976年间,如同其他教育机构一样,该校卷入了这场革命引发的政治运动与冲突。
大字报
文化大革命期间用于公开批判“人民敌人”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墙报。常包含“敌人”名单及号召与“四旧”作斗争的标语——“四旧”是文革时期要求破除旧思想、旧文化、旧风俗、旧习惯的意识形态概念。此举导致文化遗产被毁、书籍遭焚、知识分子受迫害。
聂元梓
北京大学助教、讲师。1966年5月,她书写的一份大字报成为文革最早、最著名的批判性公开信之一。她的大字报经电台广播,被视为大规模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之一,呼吁打倒“牛鬼蛇神”。她自身的命运是那个时代残酷性的鲜明例证——在其靠山(毛泽东之妻江青)1976年倒台后被捕、判刑,在狱中度过了漫长岁月。
红卫兵 (紅衛兵)
“革命保卫者,红色卫兵”——主要由学生组成,在文革初期(1966年)成立的团体。他们的红袖章成为那个年代混乱与暴力的象征。受毛泽东“炮打司令部”(批判当权派)号召的鼓动,他们冲击机构、羞辱“反革命分子”和“资产阶级学术权威”,焚烧书籍和艺术品。他们反抗“旧世界”的叛逆能量很快失控,甚至对当局自身也构成威胁,导致派系间血腥冲突,最终自身亦被镇压,并被送往农村“接受再教育”。
文化大革命
全称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”。毛泽东于1966年发起,持续至其1976年逝世的政治运动。名义上旨在清除党内和社会中的“修正主义”和“资产阶级元素”,实际导致大规模清洗、迫害知识分子、破坏文化遗产以及巨大的社会动荡。
京剧服饰与道具
京剧——一种融合音乐、唱腔、舞蹈和杂技的中国传统戏剧形式。在文革期间被斥为“资产阶级”和“封建主义”而遭迫害,其服饰与道具作为“旧文化”的象征被公开焚毁。
大串联、长城与猪圈
1966年秋,交通部为红卫兵提供免费火车,供其在全国“交流经验”。这些串联是传播毛泽东思想和批判“四旧”的大规模运动的一部分。红卫兵在狂热破除“旧世界”的行动中,捣毁焚烧寺庙和古迹,甚至拆毁部分长城,用拆下的城砖建造“更有需要”的猪圈。
四旧
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意识形态概念,要求破除阻碍建设新社会的旧思想、旧文化、旧风俗、旧习惯。这导致了文化遗产的破坏、书籍的焚烧以及对知识分子的迫害。
武汉与桂林事件
武汉事件: 1967年7月,文革高潮时期,中国武汉市发生的武装冲突。冲突发生在两个对立派别“百万雄师”与“武汉工人总部”(主要由工人和红卫兵组成)之间。此次事件后,当军队公开对抗红卫兵时,他们的弱点暴露无遗。1967年秋,毛泽东本人动用军队镇压红卫兵。
桂林事件: 红卫兵有时会对军队进行抵抗。例如,8月19日,3万名士兵和农民武装民兵在经历长期对峙后进入桂林市,并在随后六天里几乎剿灭了城内所有的红卫兵。
珍宝岛 / 达曼斯基岛 (Остров Даманский)
乌苏里江(中国称乌苏里江)上的一个小岛(俄称达曼斯基岛),1969年3月成为中苏武装边境冲突的地点。双方数十名年轻士兵丧生的冲突,如同一道裂缝,将昔日的“中苏兄弟情谊”撕裂为敌对关系。河流自身解决了争端——河道变迁使该岛最终与中国河岸相连。
紫禁城
北京故宫,15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的权力中心,象征着皇权的礼仪与等级制度,包括祭祀、葬礼仪式及后宫妃嫔等级等一套繁复的宫廷礼仪与传统。
高丽 / 开城
提及来自开城(高丽王朝首都,今属朝鲜)的妃嫔,强调了历史上中国与邻国间的联系,以及外国人在宫廷中的脆弱处境。“英珠”(妙音)之名也暗指历史上朝鲜少女作为“贡品”被送入中国后宫的实情。
劳改营
中国建立的强制劳动营系统,被认定为“人民敌人”或需要通过劳动“改造思想”的人(包括前红卫兵)被送往此地。
梅林与陈望为学生朗读的诗篇首段:
被炮火斩断的梦,
是谁的死,是谁的痛——
不断重复……
焦土如摇椅晃动,
大地也摇晃……
无法后退,也无法忘记——
消失不掉的……
此段出自白俄罗斯诗人弗拉基米尔·达尼柳克(Владимир Данилюк)的《安魂曲》(Реквием)。原文为:
Взрывом прерванный сон,
Чья-то смерть, чей-то стон
Заново.
Обгоревшая соль и земля, что качель
Качается.
И нельзя отступить, и нельзя позабыть
Не стирается.
梅林为学生朗读的诗篇末段:
至于那些跨过边界的人呢?
那些下沉,却又浮起的人?
——他们既知天堂,也历地狱,
踏入了那条线之后,
人性也随之扭曲变形……
——他们沉默,内心已死。
他们死了。
此段出自英国诗人威尔弗雷德·欧文(Wilfred Owen)的《春之攻势》(Spring Offensive),经由安东·切尔内(Антон Чёрный)翻译成俄文。俄译译文为:
А что же те, ступившие за край?
Тонувшие, но выплывшие?
— Рай и ад познавшие,
За ту черту шагнувшие,
Где стал нечеловечен человек…
— Они молчат, они в душе мертвы.
Они мертвы.